微信借助小程序干掉的不是 App Store,而是连接所有落地场景的 app。可以想像,未来的智能手机上,用户只要安装一个微信就够了——这才是让苹果和整个业态高度关注的真实原因。
需要再次强调的是,开发者小伙伴们不要把小程序视为纯粹的互联网产品。小程序的用户都是存在于现实生活场景中的,而非存在于虚拟的互联网中。这是小程序和其它互联网产品最大的区别。关于现实生活场景衣食住行,我们将展开想象,看看小程序在衣食住行上能会有什么玩法花样。
相信各位小伙伴都已经用微信公众号体验过类似的功能了:当你走进一家餐馆,不需要找服务员要菜单,直接扫描自己桌子上的二维码就能完成选餐、点餐、付款等一系列动作。有了微信小程序,这个过程将变得更加快捷,用户既不需要关注商家的公众号,也不用经过繁琐的授权过程,直接就能打开菜单进行点餐。
在小程序出来之前,很多线下的商业场景,其实试图通过微信服务号来提供低成本,便捷的解决方案。
到店微信点餐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。虽然很多服务商都做了微信点餐的方案,但是其实,微信的方案,在很多饭店,使用的并不好。服务号是H5来实现的,每一步,都需要载入,流畅性体验会很差。任何一种线上的场景,如果用户体验很差,自然就无法继续流行下去,客户的行为也会影响商家,所以比较大的商家(譬如海底捞)更倾向于使用保证用户体验的本地网络+APP的解决方案。
肯德基也在第一批小程序内测邀请之中,为了解决排队难的问题,在已有的人工服务台之外,扫描二维码,完成自助点餐服务。可以预见点餐一体机制造商将迎来一轮洗牌,同时你的手机中又少了一款大小20-30M的 App,延伸线下场景消费,我们大概可以知道诸如保洁、美甲、洗车、打车等等O2O业务的App都将被以二维码为入口的小程序所取代。
小程序由于是在本地执行,体验会非常的流畅。并且,点餐入口,都是由贴在桌面上二维码,用户需要时,可以随时呼出小程序。所以,点餐是小程序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。难怪张小龙在演讲时,举的第一个例子,就是微信小程序点餐的场景。
行
从功能上来看,共享单车类原生应用除了具备借车、解锁等功能外,往往还有一些附带的健身类功能,譬如里程统计、卡路里计算等,未来还有可能做运动社交。但共享单车的小程序功能点就非常集中——扫码、解锁、提车、锁车。用户只需要在用到共享单车时扫一扫二维码,不需要更复杂的额外功能。在这种使用场景下,小程序调用方便、启动迅速等优点会被放大,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。在无WIFI环境下,假如只需要1M的流量,那用户会果断扫码骑走。APP+小尺寸=微信小程序。摩拜单车“触手可骑”的理念和小程序“触手可得”的理念不谋而合,堪称绝配。
在公交站里面等公交站的时候,想要知道下一班车什么时候来,这个时候只要扫一下公交站的二维码,启动公交站的小程序就可以看到下一班车什么时候来,这都是特别典型的一个小程序的场景。
衣
线下门店提供二维码,使用小程序可以降低获客成本,直接在小程序内查看衣服款式分类,是否符合自己品味,再进店试衣,有喜欢的款式可分享给好友,买单无需注册会员,直接后台记录,多买多享受折扣等等。
进入美发店,扫码获取预订信息,还可以挑选发型种类,查看发型师资料,最后完成支付,喜欢的话还可以分享给好友,获取优惠券。
基于LBS小程序提示,出门在外不小心挂坏了衣服,断了鞋跟,立马搜索附近的裁缝店,及时补救。
住
在小程序上实现一些与线下资源搭配的创新短流程场景,例如:房间扫码开锁。APP+低频使用场景+更小尺寸=微信小程序;公众号+硬件搭配场景=微信小程序。在酒店门口扫码就能获取预定信息,酒店评价,还能查询周边攻略,目的地游记等等。
家居商店,扫码提供家居详细信息与相关搭配,显示尺寸与价格还有配送信息,也极其便利。
小程序有无限的可能,但也并不会包囊所有,这几个行业是小程序需求之外的:
一个游戏
刀塔传奇、天天酷跑、消消乐,等等。图形处理能力是小程序的劣势,小程序只能做做小游戏(做个贪吃蛇还是可以的)。
一个系统工具
迅雷,美图秀秀,腾讯地图,百度云盘,等等。系统工具需要原生操作系统接口、硬件接口的支持,这方面小程序能做的事情很有限。
一个社交工具
陌陌、微博。先不考虑功能是否可以实现,在腾讯生态下做社交肯定不行。
一个OA、ERP、CRM
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,OA、ERP、CRM这些都是“大”的代名词,这很小程序的“小”是冲突的。小程序可以做OA中的某一个场景化的流程(例如打卡签到),但无法将一整个完整的企业管理应用搬进小程序。
有时候,很多人醉心于技术的细节,有些人忙于空泛的营销。却恰恰忽略了一个新事物存在的本质。小程序不是要取代什么,也不是要颠覆什么,其实它就是一个工具。